当地时间7月21日,英国、法国等25国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加沙战争 “必须立即结束”,通过 “立即无条件永久停火” 化解冲突。然而,仅在同一天,以色列外交部便发表声明,正式拒绝这一联合声明,斥其 “脱离现实”,并指责其向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传递错误信号。在25个国家的集体呼声面前,以色列的强硬态度引发国际社会哗然。
回溯事件脉络,冲突的升级早有端倪。7月20日,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称,以军对援助物资分发点及车队附近民众开火,造成至少85人死亡。以军则回应称,是因加沙北部聚集的数千名巴勒斯坦人对以军 “构成威胁”,行动中确实造成人员伤亡。这一事件成为25国联合声明的重要背景,声明中明确谴责对寻求基本需求的民众进行杀戮的行为,强调加沙平民的苦难已 “前所未有的程度”。
面对多国的集体呼吁,以色列的拒绝声明充满对抗性。以方将停火失败的责任完全推给哈马斯,称其应对释放被扣押人员协议破裂负责,还指责哈马斯散布虚假信息、在人道援助点制造冲突。同时,以方强调自己 “多次接受停火提案”,却被哈马斯 “顽固拒绝”,并批评 25 国声明 “未向哈马斯施压”,是 “干扰性表态”。
以色列敢于如此 “硬气”,背后的支撑耐人寻味。长期以来,美国在中东地区对以色列的偏袒近乎不加掩饰,不仅在联合国安理会多次为以色列的行动 “保驾护航”,否决对其不利的决议,还在军事、经济等领域给予巨额支持。这种 “特殊关系” 让以色列在国际舞台上有了 “恃宠而骄” 的资本,仿佛只要有背后 “大树” 撑腰,便可不把多国的集体意志放在眼里。
此次25国联合声明中,虽有英国、法国等美国盟友参与,但以色列显然清楚,这些国家的态度难以撼动美国对自己的支持。于是,它才敢无视国际社会对加沙平民苦难的关切,将自身诉求凌驾于集体呼吁之上。这种心态,颇有些仗着 “靠山” 便无视规则的意味,却似乎忘了,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一味依附于单一力量,忽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呼声,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孤立的境地。
目前,加沙地带的人道危机仍在加剧,25国的呼吁与以色列的拒绝形成尖锐对立,停火谈判的前景愈发黯淡。国际社会能否打破僵局,推动冲突各方回到谈判桌前,仍是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若以色列继续在 “特殊庇护” 下我行我素,无视历史正义与人类良知,终将为自己的短视付出代价。
云智配资,最专业的股票配资,配资指数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