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砂”这个词,想必大家都或多或少听过。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化工原料,硼砂常被用于玻璃和搪瓷等行业。
万万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种化工原料,如今出现在食品领域的频率却越来越高,甚至到了让人闻风丧胆的地步。
硼砂,正在被滥用!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硼砂”两个字,屏幕上瞬间弹出不少相关案例,而就在两个月前,央视便报道了一起触目惊心的案子。
当时警方联合多部门直奔当地某肠粉店,执法人员推开后厨门发现,在后厨的墙角中堆放着一袋袋白色粉末,同时操作台上的米浆也散发着异常光泽。
图片
面对警方的询问,店主眼神闪躲,随后这些白色粉末被确认为硼砂。后来经过检测,米浆中硼砂的含量高达32.7毫克/公斤,这便意味着无数食客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将毒物吃进肚子里。
无独有偶,“钱江晚报”的一项调查更加触目惊心。记者在电商平台上调查发现,平台上销售高纯度(99.9%、95%)硼砂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有些商家宣称其为“可食用硼砂”“可以增加Q弹口感”。
更细思极恐的是,在一款累计销量高达40万件的硼砂商品评论区,有无数人给出了好评,并且这些人绝大多数都将这个本该用于工业生产的硼砂用到了食品中去。
图片
今年4月,媒体就曝光了广东揭阳一家卖猪肉制品的店,老板向猪肉酱和猪肉丸中加入硼砂,被查处时已经卖掉了整整4000斤!
图片
6月,福建泉州的两家餐饮店,被查出馄饨馅和肉羹中有硼砂。
图片
同一时间,安徽淮南的一家面馆,被查出面团中有硼砂。
图片
藏在身边的致癌物,摄入硼砂的危害远比想象得大!
在我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中,都明令禁止将硼砂用作食品添加剂。
另外,按照《刑法》中的相关规定,食品经营商户非法添加硼砂,触犯生产经营有害有毒食品罪,情节严重者最高可以判处死刑。
为什么我国对非法添加硼砂的处罚如此严格,因为其危害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大很多。
硼砂化学名为四硼酸钠,作为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常被添加于清洁剂和杀虫剂中,也可用以制造特种玻璃或耐热合金钢。
由此也能看出,硼砂有着很强的毒性,根本无法当成食品添加剂使用。人一旦误食,就会引发中毒,其毒性甚至和黄曲霉毒素以及甲醛等差不多,因此也被列为了致癌物。
成人的中毒剂量为1-3g,摄入超过100毫克就会慢性中毒,成人摄入15g即可致死,婴幼儿更是只需要2-3g便可致死。
硼砂不仅毒性大,而且在进入人体后很难排出,再加上硼砂需要经过肝肾代谢,长期低剂量摄入硼砂不仅会增加肝肾负担,损害肝肾功能,给人体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同时长期在人体内累积还可能引发癌症。
明明非法添加硼砂危害很大,风险也很大,为什么有些商家却一再铤而走险?这其实由几方面原因决定的。
首先硼砂可以改善食物口感,一些面食加入硼砂后会变得更加筋道,不容易煮烂;其次,加入硼砂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比如一些面食在加入硼砂后,保质期能够延长好几倍。
最后,可以提高食物的美观度,比如在一些肉类食物中添加硼砂,可以将原本惨白甚至已经变质的食物“回光返照”,看起来十分新鲜。
图片
市面上常添加硼砂的5种食物,真的要少吃
①猪肉
当猪肉卖不完时,不法商家为了让变质的猪肉能继续销售,会将猪肉浸泡在硼酸兑的水中。而对于那些表面已经发白的猪肉,不法商家会将掺了硼砂的猪血涂抹在上面,这样猪肉不仅看起来会更加新鲜,同时摸起来表面还不会太干。
不仅如此,由于硼砂有着吸水的特点,所以在猪肉中添加硼砂还可以增加猪肉重量,进而提高利润。
想要分辨猪肉是否添加硼砂其实也不难,通常来说加了硼砂的猪肉颜色会更深暗,有些甚至在表面有一层白色粉末,摸起来很滑腻,闻起来有股碱味。
②鲜面条
鲜面条怎么煮都煮不烂,甚至越煮越筋道,那就要当心了。
此外,正常面粉大概率不是纯白的,加工成面条后颜色会更深,呈米白色或微黄色。所以如果发现鲜面条颜色十分白,那建议尽量别买。
图片
③腐竹
腐竹在添加硼砂后会变得更重、更白并且更有弹性,同时保存的时间也更久。而想要识别其实也不难,如果煮的时候发现久煮不烂,或者将腐竹泡在水中发现水中变得有沉淀、浑浊,就需要当心了。
④粽子
这些年在粽子中查出硼砂的案例不在少数,甚至有些商家还因此被判刑,但依然还是屡禁不止。
比如2020年7月,厦门一黑心商家在自家销售的粽子中添加硼砂,被判刑六个月。
商家们愿意冒着风险,主要是因为粽子在加入硼砂后会变得更加柔软、细腻且有弹性,还不容易粘在叶子上。而且而且硼砂还可以提高粽子的保存时间,防止粽子变质或腐烂。
如果发现粽子手感十分爽滑,吃起来十分柔软,煮的时候不管怎么煮都不会糊,那很可能是添加了硼砂。
⑤凉皮
正常凉皮一般是米白色或微黄色的,且有一定弹性和韧性。要是凉皮表面色泽十分黄亮、不易碎,口感十分筋道,那很可能是添加硼砂导致的。
关注Dr.X
每天多一点健康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云智配资,最专业的股票配资,配资指数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